我習慣于晚飯后散步。出小區東門,向北向南,或急或緩,皆隨心所欲。筆直的馬路,寬闊的林蔭道,微風吹拂,清爽愜意。如果走南門,則是一串公園、游園親密相連,像兄弟姐妹一樣手拉著手,臂挽著臂。這些都是我散步健身、悠閑娛樂的好去處。 小城不大,卻蘊含靈秀之氣。這幾年,小城獲譽頗多:“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中國天然氧吧”……一個個桂冠接踵而來,讓久居的人們也禁不住贊嘆。 小城的靈秀,源自她的綠。小城的公園尤其多,行政區域112平方公里,公園、游園將近20個。綿延東西、南北對望的青龍山、馬龍山是小城天然的綠色圍廊,懷抱的這些公園、游園像巨大的翡翠鑲嵌在小城的衣襟上,春來滿城綠,夏至翠欲滴。閉了眼,這綠竟久久縈繞不去。 四季常綠,三季有花,絕對是小城的標配。春風吹拂始送暖,最先喚醒的是小草,呼啦啦,齊刷刷,接天春草無窮碧,那份新綠、那份柔媚,實在是惹人憐愛,令人由不得走近它一親芳澤;▋簜兘^不肯示弱,她們才是春天的主角。燕子銜軟泥,花兒次第開,迎春、玉蘭、櫻花、牡丹,似乎都有了王者氣概,花團錦簇,隆重熱烈,從此一發不可收,花事接連不斷,一路逶迤,直至冬雪飄舞,一年花事始盡。城中遍植樹木,山坡、溝沿、林地、河畔,楊柳婀娜多姿,銀杏端莊挺拔,梧桐高大優雅,松柏蒼翠偉岸,它們是大地的寵兒,更是小城的衛士,是它們織就了小城的綠,營造了小城的秀,呵護著小城的媚。 無意間刷視頻,發現小城新增幾個網紅打卡地,原來是城區又新修了10多處“口袋公園”。城市管理者可謂匠心獨運,他們因地制宜、因形就勢,充分利用街頭和小區周邊的“邊角料”綠化種植,塑造了一批富有特色的口袋公園、街頭綠地,方便居民休閑、游憩,小巧袖珍卻內涵豐富,小城越發地耐人品味了。 小城的魅力,在于她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小城地處仰韶文化發祥地,境內文化遺跡眾多,楚坑遺址,慈禧行宮,修建于北魏時期、一代女皇曾巡游并親筆賜名的鴻慶寺石窟。潘越、酈道元、杜甫、蘇軾父子等歷代文人墨客曾留下足跡和文字記載。 小城曾為古驛站——千秋亭驛站,這個名稱可以追溯到距今1600年的西晉時期。千秋亭驛站位于古絲綢之路東段,春秋時期處于鎬京(西安)與洛邑(洛陽王城)之間,關(潼關)內外諸侯交往、行軍、供應頻繁,千秋亭作為傳遞情報、郵遞線路上的重要站點,專門負責為來往信使提供食、住、行之便,位置、作用十分突出。唐宋時期,千秋亭更是空前繁榮,商旅絡繹不絕,居住人口也日益增加,北宋時期千秋亭改亭設鎮。歷史的煙云中,千秋亭雖幾改其名,卻一直是豫西地區政治、經濟、文化活動的重要中心,這些仍然值得我們銘記。 漫步小城街頭,銀杏公園的二十四廉吏碑刻潛移默化地傳承著民族文化經典,濱河公園攝影文化主題展給人以美的思索和感悟,銀杏廣場的銀杏知識科普、人民廣場的義馬歷史故事浮雕,都讓人們在休閑中不自覺地被文化浸潤,提升了雅趣和品味。 小城的人們是恬淡的,日子的美好映襯在臉上。廣場、游園隨處可見的廣場舞隊伍里,有阿姨大叔,也有時尚朝氣的青年,他們舞姿舒展,盡情舞動生命的律動;健步走人群統一著裝,隊列整齊,步履鏗鏘,讓人眼前一亮,身心振奮,感受到生命的蓬勃和力量…… 小城是年輕的,建市不足半個世紀;小城又是古老的,近年來考古發現的義馬銀杏化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銀杏化石,距今已1.8億年,該化石圖案已連續被確定為第六、第七屆國際古植物會議的會徽,小城也因此有了“銀杏故里”的美譽。 聽說小城要建設“精美之城、活力之城、宜居之城”,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小城人,我在內心大大地點個贊。相信不遠的將來,小城義馬這顆豫西明珠,將會更加宜居、宜業、宜游,更加地璀璨奪目。 ( 編輯:tln ) |
小城之魅
□張曉麗
來源: 發布日期:2022-11-02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