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0eq8w"><label id="0eq8w"></label></pre>

<p id="0eq8w"><strong id="0eq8w"><xmp id="0eq8w"></xmp></strong></p>
    1. <track id="0eq8w"></track>

      <table id="0eq8w"></table>
    2. 2023年03月05日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本地 > 正文

      文明新風惠民生 共建共享奏華章

      ——三門峽市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掠影
      來源: 發布日期:2022-12-14   打印

      作者:本報記者 葛洋

        改造提升后的經一路街景 本報記者 張朝峰 攝

        老年康養中心讓市民老有所樂 本報記者 張朝峰 攝

        城市道路美如畫 本報記者 杜杰 攝

        三門峽市殘聯舉辦“春節”主題活動

        市城管局舉辦“黨的創新理論宣講”活動

        道德模范到剛玉廠社區開展志愿活動

        社區里的紅色展館引人駐足 本報記者 張朝峰 攝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本報記者 杜杰 攝

        優美宜居的環境,熱情文明的市民,秩序井然的交通……這一幕幕都能讓人感受到三門峽創建文明城市的強勁脈動。

        近年來,三門峽市將文明城市創建與生態建設、經濟發展結合起來,讓文明城市創建的成果惠及廣大市民,文明理念助推城市各項事業不斷發展,城市遍開文明之花。

        創建為民惠民 文明共建共享

        文明創建大合唱,笙簫齊鳴奏華章。自從三門峽市開啟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以來,文明城市創建行動給三門峽帶來了許多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

        從硬件上看,城市功能配套不斷完善,城市品質不斷提升。近年,三門峽市加速推進文化場館、母嬰室、城市盲道等設施建設,整治背街小巷,改造老舊小區,新建公園、廣場、停車場、農貿市場、公共廁所,對全市主城區入市路口(站口)、交通路口、市場出入口、公園門口、小區門口等“五口”部位和主次干道沿線進行美化提升。對市區主次干道、高速出入口、高鐵南站周邊、國道出入口所有交通標線進行重新施劃,新施劃停車位5000余個。對市區崤山路、黃河路、六峰路等25條主次干道93390米道牙刷黃、隔離墩刷新,及時更換破損道牙,對老舊表箱、信號燈桿、護欄進行除銹清洗。對主城區主干道兩側、公園等處的1.4萬棵樹木進行涂白,對人民公園、陜州公園、黃河公園等門口進行綜合整治,達到“一眼凈”。

        為進一步提升城市形象,三門峽建設城市“口袋公園”24個,在迎賓大道打造8處總面積4800余平方米的最美花景,在市直單位門口、道路交叉口擺放立體鮮花造型,城市風景賞心悅目。做好白天鵝棲息地保護工作,新建生境島嶼6萬多平方米,營造淺水灘涂2萬多平方米,目前白天鵝棲息地已擴大到38.5萬平方米,進一步提升城市景觀品位。

        以榜樣為引領 凝聚奮進力量

        熏陶養成,摒棄陋習。三門峽市將文明行為從道德層面上升至法律層面,印發《三門峽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單行本20萬冊,舉辦《條例》專題講座100余場次;累計開展“六進”(進機關、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農村、進家庭)活動6916場(次),參與活動人數8.7萬余人,宣傳普及教育群眾96萬余人,著力推進《條例》的貫徹落實,扎實開展公民道德建設,營造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濃厚氛圍。

        融入日常,德者有得。三門峽市推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廣泛開展,在春節、元宵節、清明節、中秋節、重陽節等重要傳統節日期間,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活動,倡導文明、和諧、喜慶、節儉的現代節日理念。

        著眼未來,三門峽市不斷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幫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圩”。通過“清明節”祭英烈主題教育、“陽光成長”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動,將愛國主義教育、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融入日常生活,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校園、進課堂、進頭腦,開展“喜迎二十大 典籍里的中國”誦讀大賽,拓展未成年人課外活動陣地,在未成年人心中播下向上向善向美的種子,引導廣大少年兒童銘記紅色歷史,聽黨話,跟黨走。

        今年以來,我市評選第十三屆三門峽市道德模范16人,評選“三門峽好人”26名,上榜“河南好人”5名,評選2021年度三門峽市學雷鋒志愿服務先進典型177個,獲評第八屆河南省道德模范1人,獲評河南省學雷鋒志愿服務先進典型4個,獲評2021年河南省防汛救災志愿服務先進典型6個,獲評2022年河南省疫情防控優秀志愿服務先進典型29個,市中心醫院郎少磊獲2021年全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服務標兵稱號。三門峽市中級人民法院、國家稅務總局義馬市稅務局第一分局被確立為第六批河南省學雷鋒活動示范點,常虹、李鴻坤被確立為第六批河南省崗位學雷鋒標兵,善行義舉蔚然成風,為三門峽改革發展凝聚強大正能量。

        弘揚志愿服務精神 傳遞向上向善力量

        一個微笑、一份禮讓、一次援手都是志愿服務精神的繽紛綻放。中心城區十字路口交通有人引導、巷道衛生有人清掃、小區居民需要幫助有人伸出援手、大街小巷的“牛皮癬”有人義務清理……穿梭在這座城市里的志愿者,以實際行動助力文明城市創建。

        與此同時,三門峽市將創建文明城市與“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志愿服務活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緊密結合起來,聚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夯實工作責任,著力推動城市環境、城市文明大提升。

        如今,全民文明城市創建熱情被激發。三門峽市領導干部帶頭干、基層群眾跟著干,成千上萬的志愿者身影遍布大街小巷,以不同方式為市民服務,演繹著“大愛之城”的新鮮內涵。今年以來,三門峽各街道社區以“五星”支部創建工作為契機,將建立黨建引領下的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服務企業協調運行機制列入社區“共建共享星”創建標準,積極推進業主委員會建設。開展各級文明單位與老舊小區“結對共建”幫扶工作,95家省級及以上文明單位“結對共建”105個老舊小區,湖濱區、陜州區、經濟開發區和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共有結對幫扶老舊小區304個,整合資源、下沉力量,按照“一小區一策”原則制定幫扶方案,開展清潔家園、文明宣傳、強化基礎設施等幫扶工作,累計出動5萬余人次,投入資金500余萬元。“目前,三門峽市正在創建文明城市,做好志愿服務、維護城市文明形象是我們的責任。”志愿者劉斌說,“希望我們的行動能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志愿服務活動中,把城市建設得越來越美麗。”

        如今,志愿服務已經成為推動三門峽市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載體,在全社會集聚向上向善的力量,傳遞社會文明的良好風尚。“道德模范進社區”“板凳會”“文藝工作者走基層”……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遍地開花,一場場宣講動人心弦、一場場活動精彩紛呈,努力打通基層宣傳思想工作“最后一公里”,讓新思想、新文化、新理念“飛入尋常百姓家”。

        新時代,著力構筑群眾精神家園。目前,三門峽市已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8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8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1368個,成立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組織1004個、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1285個,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高質量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給老年人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平臺,讓我們老有所樂、老有所為。”退休老人董建君笑著對記者說。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市創建辦提供


      免费视频a片网址_亚洲精品推荐午夜片_aⅴ无码国产在线_亚洲无线无码高清
      <pre id="0eq8w"><label id="0eq8w"></label></pre>

      <p id="0eq8w"><strong id="0eq8w"><xmp id="0eq8w"></xmp></strong></p>
      1. <track id="0eq8w"></track>

        <table id="0eq8w"></table>